最新明确!省会、千万级人口城市,符合这些条件可停止全员核酸
每经编辑 张锦河 11月21日,最新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通知称,明确为进一步指导各地各部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省会市符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千万全通知》有关要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制定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实施办法》《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区划定及管控方案》《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新冠肺炎疫情居家健康监测指南》。人件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实施办法》提出,口城没有发生疫情的合条核酸地区,严格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以下简称第九版防控方案)确定的停止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最新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明确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省会市符 3岁以下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可免于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千万全 疫情处置过程中,人件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口城根据疫情发生地区人口规模大小、合条核酸感染来源是否明确、是否存在社区传播风险及传播链是否清晰等因素综合研判,根据风险大小,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确定检测人群的范围、频次和先后顺序。如个别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对居住地、工作地、活动区域传播风险较低,密切接触者已及时管控,经研判无社区传播风险,可不开展区域核酸检测。 针对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疫情发生后,经流调研判,传播链不清、风险场所和风险人员多、风险人员流动性大,疫情存在扩散风险时,疫情所在区每日开展1次全员核酸检测,连续3次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后,间隔3天再开展1次全员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员核酸检测。 感染者活动频繁、停留时间长的其他区,可基于流调研判,划定一定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原则上每日开展1次全员核酸检测,连续3次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员核酸检测。 发生跨区的广泛社区传播疫情时,提级指挥,由省级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决定是否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区划定及管控方案》提出,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分级分类”的原则,实现常态化精准防控和疫情应急处置有机结合、快速转换。一旦发生本土疫情,要尽早将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所在县(市、区、旗)精准划分为高风险区、低风险区两类风险区,统筹各方面力量,实施分类管理措施,根据疫情形势及时动态更新风险等级及管控措施,主动对外发布。疫情处置过程中,如个别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对居住地、工作地、活动区域造成的传播风险较低,密切接触者已及时管控,经研判无社区传播风险,可不划定风险区;未发生本土疫情的县(市、区、旗),要切实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无需划定风险区。 (一)高风险区。 1.划分标准。原则上将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为高风险区。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在疫情传播风险不明确或存在广泛社区传播的情况下,可适度扩大高风险区划定范围。风险区域范围可根据流调研判结果动态调整。 2.防控措施。实行封控措施,期间“足不出户、上门服务”。封控期间发现新的感染者,由当地联防联控机制组织开展风险研判,按照“一区一策”要求,可将原封控区域全部或部分延长封控时间。 3.解除标准。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且第5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降为低风险区。符合解封条件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 (二)低风险区。 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划定为低风险区。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离开所在城市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所有高风险区解除后,县(市、区、旗)全域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 《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管理对象包括密切接触者中的特殊人群、解除集中隔离后的密切接触者和入境人员、高风险区外溢人员及其他经专业人员评估无法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人员。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最好单独居住;如果条件不允许,选择一套房屋里通风较好的房间作为隔离室,保持相对独立。 街道(镇)、社区(村)工作人员要及时与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取得联系,掌握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信息,查看居住场所是否满足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条件,下发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告知书,告知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相关要求,并按照“一户一档”或“一人一档”要求,登记造册,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掌握空巢独居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患者、孕产妇、血液透析患者等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特殊人员情况,建立台账,做好必要的生活保障和关爱服务。 街道(镇)、社区(村)可通过建立微信群、小程序等方式,每日早晚两次定期询问和收集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的体温、症状等信息,如发现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人员,立即报告,并由专人联系120负压急救车,按就近原则送往发热门诊或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应当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体温测量和自我健康监测,并将监测结果主动报告至社区医学观察管理人员。医学观察期间,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时,社区管理人员应当及时向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辖区疾控机构报告。 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居家隔离人员严格做到不外出,拒绝一切探访。对因就医等确需外出人员,经所在社区医学观察管理人员批准后方可外出,安排专人专车,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落实闭环管理。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所在社区指定专人承担社区医学观察管理、采样服务工作,明确职责,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居家健康监测指南》适用于结束闭环作业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新冠肺炎感染者出院(舱)人员及其他经专业人员评估需进行居家健康监测的人员。 场所要求选择在通风较好的房间居住,尽量保持相对独立。 街道(镇)、社区(村)工作人员要加强摸排和信息登记,及时掌握返回属地居家健康监测的人员信息,及时与居家健康监测人员取得联系,进行信息核实,通过下发居家健康监测告知书,告知居家健康监测相关要求,并按照“一户一档”或“一人一档”要求,登记造册,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掌握空巢独居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患者、孕产妇、血液透析患者等居家健康监测特殊人员情况,建立台账,做好必要的生活保障和关爱服务。街道(镇)、社区(村)可通过告知书、一封信及微信等方式加强居家健康监测宣教和指导,提醒社区需居家健康监测人员应主动与社区取得联系,及时报备,督促其按要求做好居家健康监测。 街道(镇)、社区(村)可通过建立微信群、小程序等方式,每日早晚两次定期询问和收集居家健康监测人员的体温、症状等信息,如发现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人员,立即报告,并由专人联系120负压急救车,按就近原则送往发热门诊或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实行居家健康监测人员每日早晚各测量1次体温,做好症状监测,并向社区(村)如实报告。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告知社区工作人员,并配合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就诊时如实告知医务人员流行病学史。 居家健康监测期间,本人要严格落实非必要不外出,如就医等特殊情况必需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N95/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组织保障。街道(镇)、社区(村)应组织专人负责居家健康监测人员的管理,明确职责,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定期报告居家健康监测人员管理情况。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热搜炸了!刚刚,星巴克道歉
- 一汽租赁投标利率下限变上限
- 公安部发布A级通缉令,通缉12名电诈集团重大头目和骨干人员
- 山东龙力生物被强制执行1946万
- 造车新势力8月交付成绩单:赛力斯汽车首次破万,仅小鹏与理想汽车环比下跌
- 捷尼赛思召回299辆进口汽车 涉及G70、G80、GV80等车型
- 国家铁路局:D2809次列车事故造成1死12伤,对此深感痛心
- 中汽协:5月产销呈现明显恢复性增长,销量环比增长57.6%
- 瑞士信贷跌超5% 预计Q4税前亏损高达15亿瑞士法郎 准备筹集新股本
- “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华为也要卖咖啡?任正非曾说要在上海开100多家咖啡厅!
- 从“来了一群狼”到“回归一家店”,番茄资本卿永:疫情是餐饮品牌试金石
- 各地惠民保掀投保热潮!覆盖人群超2500万,盘活万亿个人医保账户结余金
- 刘强东发内部信:个人捐款1亿、京东高管降薪最多20%,让德邦兄弟“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 秘鲁铜矿即将重启生产 五矿资源复牌一度大涨11%!
- 5月CPI同比涨2.1%,与4月持平,环比年内首现负增长,分析称后续企业面临原材料价格压力有所缓解
- 罗氏集团首席执行官:罗氏集团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将继续深化同中方的合作
- 博时基金市场点评11月23日:市场继续震荡,新能源板块领涨
- 5月全国自然灾害造成超500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49人
- 还在用小米的人,是因为穷吗?
- 又一城投被“萝卜章”,已报警并请求司法机关协同处理!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又有名画遇袭!3人试图破坏《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被捕 此前价值5.8亿元的梵高名画《向日葵》遭泼番茄汤
- 哈尔滨新区:房屋征收可换购商品房,征收补偿协议作为换购结算依据
- FILA“成也老爹鞋,败也老爹鞋”,自家店员吐槽“都是那样,顶多把小细节变一下”
- 普京: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破坏对华关系是错误的
- 福建省拟新建16个集中式光伏电站,总规模达1772MW
- 中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7.5%
- 河北无线传媒更显IPO招股书,业务面受众较局限
- 特斯拉官宣降价后:国内车企暂未跟降,专家称新能源车市掀起“价格战”的可能性不大
- 涉嫌聚众饮酒并引发刑事违法行为,这家上市公司47岁董事长被采取强制措施
- 一揽子税费支持政策释放红利 2810家A股公司前三季度税费返还同比增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