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抗压”前行:1250亿盈利“撬动”3.7万亿市值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 尽管身处高位的抗压光伏供应链价格持续给下游施压,但国内光伏产业“抗压”前行。光伏 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产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前行我国光伏产业新增装机规模52.60GW,亿盈亿市几乎接近去年全年的利撬数据。这意味着,动万即便光伏产业面临着一些内外压力,抗压但高景气度不止。光伏 这从A股光伏公司前三季度业绩数据上可见一斑。产业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前行截至发稿时,亿盈亿市88家A股光伏公司总市值高达3.70万亿,利撬并于今年1至9月共计实现营业收入9617.06亿元,动万较去年同期增长59.64%;合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抗压净利润1250.3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8.80%。 尤其是净利润方面,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前三季度,A股光伏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回升。一方面,陷入亏损的光伏公司数量减少,且普遍减亏;另一方面,近两年来转型跨入光伏行业的新秀们,开始进入业绩收获期。 此外,随着光伏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马太效应”在光伏企业的业绩比拼中展露无遗——报告期内,国内光伏行业净利润破百亿的光伏公司数量增至4家,与此同时,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盈利状况仍有所分化。 利润向头部集中 11家千亿市值光伏公司,“分食”光伏产业近六成净利润。 这预示着,在强者恒强的趋势下,光伏产业链利润向头部集中的状况还在持续。 21世纪经济报道集中统计发现,截至发稿时,A股光伏上市公司数量合计达88家。其中,市值突破千亿的公司数量为11家,均为硅料、硅片、组件和设备等环节的龙头企业。 然而,龙头企业之间的业绩竞争亦相当激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变化是,(600438.SH)取代(601012.SH)成为目前光伏产业最赚钱的公司。 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通威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020.8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7.30亿元,双双同比实现翻倍式增长。 来自硅料业务的高利润和电池片业务的盈利改善,使得通威股份成为目前光伏产业第一家营收破千亿的公司。这其中,作为多晶硅料量价齐升行情的受益者,通威股份偕同其他龙头硅料厂商,均迎来了暴利时代。 在前三季度净利润破百亿的四家A股光伏公司中,三家硅料厂商强势领跑。除通威股份外,(688303.SH)、(600089.SH)报告期内分别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0.85亿元、110.5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同样翻倍。值得一提的是,在港股上市的另一家硅料龙头协鑫科技(03800.HK)日前也宣布其前三季度光伏材料业务利润约127亿元。 不可否认的是,在整个光伏制造的产业链中,硅料环节毛利率最高,赚钱效应最强——以硅料为单一主营业务的大全能源前三季度整体销售毛利率达到73.98%,远超其他光伏厂商。 但面对持续处于高位的产业链价格,在垂直一体化的浪潮下,下游组件厂商扛住了成本上升的压力,今年前三季度也维持了较高的利润增速。 隆基绿能、(002459.SZ)、(688599.SH)、(688223.SH)报告期内分别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9.76亿元、32.90亿元、24.02亿元、16.76亿元。这其中,组件业务结构占比更大的晶澳科技、天合光能和晶科能源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过100%。 “对于组件厂商而言,一体化布局的确可以带来降本效果,并降低产业链周期性特征对经营业绩的影响。”一位券商新能源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无论是组件厂商向上布局,还是硅料厂商向下布局,对于龙头企业而言,垂直一体化已是趋势。 事实上,下游组件厂商今年盈利能力的整体提速,也是得益于终端需求的提升。从组件出货规模来看,上述四大组件厂商均超过15GW,而去年同期仅有隆基绿能一家企业出货规模迈过这一门槛。 部分环节盈利承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总结发现,从硅料、硅片、电池片到组件,这四大光伏产业链核心制造环节前三季度的盈利能力均向好发展。 在硅料端,头部硅料企业抢占了整个行业近半数的利润额,展现了令人羡慕的“钞能力”。 在硅片端,(002129.SZ)虽然净利润增速同比下滑,但也突破了50亿元;(600481.SH)、(603185.SH)等硅片新秀们迎来了业绩释放期,净利润大增。 在电池片环节,(600732.SH)一改去年同期亏损颓势,扭亏为盈。 在组件环节,四大组件龙头企业组件业务盈利改善,净利润维持较为快速的增长势头。 而对于光伏产业链的其他环节,却是悲喜交错。 光伏逆变器环节今年以来同样展现出了较强的盈利能力。无论是集中式、组串式还是微型逆变器厂商,不少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增幅超过100%。(688348.SH)、(688032.SH)、(605117.SH)今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高达337.50%、197.78%、131.45%。此外,(300763.SZ)报告期内净利润增幅也达93.75%。 “海内外市场需求的快速攀升,叠加逆变器厂商产能扩大,出货量快速增长,驱动业绩提升。”前述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当前逆变器环节的考验主要体现在各厂商的供应链管理,“尤其是目前IGBT供应偏紧,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产能释放以及盈利空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相较于上述几家高增长的逆变器厂商,(300274.SZ)、(688390.SH)、(300827.SZ)净利润增速较显出颓势。以固德威为例,安信证券指出,该公司在手订单饱满,但上半年受制于IGBT等物料供应瓶颈产品交付面临一定压力。但该机构认为,固德威供应链瓶颈逐步消除。 表现分化的还有辅材环节,光伏玻璃、金刚线、支架、光伏银浆等环节均出现业绩表现不佳的公司。 光伏玻璃龙头企业(601865.SH)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12.38%,支架龙头(688408.SH)由盈转亏,光伏银浆龙头(300842.SZ)净利润降逾八成。 有人欢喜有人愁,就利润而言,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悲喜并不相通。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央行:8月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4000亿元 利率为2.75%较上月下降10BP
- 2023年1月11日涨停板早知道:七大利好有望发酵
- “三个一批”推动沪市公司优胜劣汰
- 齐鲁银行拟下修可转债转股价 机构称2023年战略性看多银行转债
- 广发农产品日评:美豆话题不足,国内豆粕库存仍在低位
- 这一公司CEO,疑遭下毒,前一天刚提交辞呈
- 卡倍亿前瞻布局新能源车累投4.26亿 需求提升扣非预盈1.7亿连续两年倍增
- 最新研究:缺乏自行车出行基础设施,数百万英国人深陷“交通贫困”
- 国际金价跌势收敛,美联储纪要或强化该预期
- 建行副行长张敏已出任河南省副省长,在建行任职超26年
- 雪天盐业量价齐升2022年净利预增超76% 双轮驱动跨界钠电池持续扩容业务版图
- 光大期货:1月10日能源化工日报
- 多方共议个人养老金发展:深入推进养老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提高普惠性和可得性等方面多下功夫
- 偿二代二期全面落地在即 险企加快增资步伐“输血”
- 河南方城两男童蹊跷失联 当地警方介入调查
- 富达投资举牌中国人寿H股,增持1135万股持股增至5.03%
- 惊动交易所!百亿私募珠海阿巴马资产狂买A股公司三雄极光,“越线”也不停手!3个多月买成第六大股东
- 宁高宁:全球新变局下的企业战略
- 一张图:黄金原油外汇股指\
- 三大报齐发声:人民币汇率开年大涨折射向好“强预期”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