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配货运放宽吨位,中集车辆轻量化新能源产品迎来新机遇
2021年初,城配车辆产品公安部发布《关于优化和改进城市配送货车通行管理工作的货运化新指导意见》,鼓励城市根据配送需求适当放宽限行吨位,放宽不再进一步细分限行吨位。吨位2022年,中集公安部下发《关于进一步便利货车在城市道路通行的轻量通知》,对货车进城政策进行了进一步优化调整,迎新延长允许货车在城市道路上通行的机遇时间。 随着政策的城配车辆产品不断推进,一方面表明相关部门对于放宽货车通行吨位限制的货运化新决心,另一方面,放宽也对未来货运行业、吨位物流行业的中集发展释放利好信号。作为全球半挂车与专用车高端制造领导者的轻量(301039.SZ/ 1839.HK),面对不断升级的迎新利好政策与城配货运吨位的放宽,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其符合市场需求及政策规定的新能源、轻量化城配车产品预期迎来发展新机遇。 放宽通行吨位限制不断升级,中集车辆轻量化产品打开新市场 由于疫情反复,货物运输需求减少,蓝牌新规落地等原因对轻卡行业造成了短期扰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1-9月,中国轻型卡车销量达到123.65万辆,同比下降24.1%。 10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其中明确提出,延长允许货车在城市道路上通行的时间,放宽通行吨位限制。目前,全国已经有多个地区试点对车长不超过6米、总质量不超过8吨的中型厢式、封闭式货车赋予与轻型货车同等通行权。 这一项政策是近年来在城市限行领域的重大突破。相较之前,国内大多数城市在限行方面,除了蓝牌标准外,一般还会规定载质量,常见的是限行载质量1.5吨以上的货车。但由于城市限行政策和实际市场需求存在矛盾,蓝牌轻卡超载导致“百吨王”、厂家违规生产“大吨小标”的现象屡见不鲜。 放宽通行吨位限制能有效化解蓝牌轻卡运输供需矛盾,但规范货车的空车质量,才是避免“大吨小标”、超载的一记“杀手锏”。将违规车辆淘汰出这一市场,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给合规车辆留下了新的市场空间。 作为全球半挂车与专用车高端制造领导者,中集车辆近年来在推动轻量化、合规化产品方面动作频频。轻量化,即在保证车辆的品质和合规的前提下,给车主提供更多的装载余量。 由于运量直接与收益相关,在政策规定下将会有更多的车主选择轻量化车辆,并且重卡/牵引车的新能源化也将倒逼货运单位加大对轻量化车辆的采购力度。因此,轻量化车辆产品或将是未来货运车辆占领市场的重要手段,中集车辆的轻量化产品也将占领市场C位。 在2021年,中集车辆重磅推出“太字节”品牌,专注于冷藏厢体和干货厢体的生产与销售,目标直指市场增速最快、同时也是超载“重灾区”的蓝牌轻卡。“太字节”产品主要用于城市生鲜食品配送及城市物流配送,是中集车辆适应国家最新法规要求和行业态势变化,通过高端制造体系推动城市物流配送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新能源物流车放宽路权,中集车辆新能源产品迎来新契机 10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中,不仅放宽对货车通行吨位的限制,而且对新能源配送货车扩大了通行范围、延长通行时间,进一步便利物流货车在城市道路通行。 随着“双碳”战略及国家新能源政策的推进,货运车新能源化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尤其是在其路权不断放开的大背景下,新能源物流车正在逐渐崛起,或成为物流运输的新宠。中集车辆新能源产品也迎来发展契机。 根据最新终端上牌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新能源物流车整体(微客/轻客/微卡/轻卡)共计上险168,073台,同比增长69.1%,其增长势头强劲。中集车辆积极推进新能源产品研发与创新,推动道路运输装备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实现。 其中,在新能源城市配送车以及冷藏厢式车方面,针对当前冷链物流逐步走进氢能时代,中集车辆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联合主机厂开发轻量化新能源冷藏车,旗下太字节业务集团也是积极提升产能布局,辐射全国冷链核心市场,扩大在城市冷藏配送厢体和干货城配厢体的业务发展,新能源产品销量更是在年内实现翻倍。 中集车辆太字节KG氢能源冷藏车:以氢燃料电池车辆为载体,搭配在国道冷藏车技术基础上开发的高强度高性能冷藏箱,具备高强度、高性能的冷藏效果,拥有超强的温度适应性、高热效率以及安全经济等多方面优势。 2022年前三季度,中集车辆太字节业务集团聚焦战略客户,发力新能源领域,推出太字节KG氢能源冷藏车厢体等产品。其中,新能源产品销量增长100%,极大缓解了当前国内疫情、蓝牌新规等带来压力。 在“双碳”战略的引领下,中集车辆将持续提升产品模块技术与研发的投入,在轻量化、专业化、智能化与新能源领域积极研发与布局,助力中国物流运输的高质量发展。并且,不断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推进产业链融合发展,构建新一代智慧产业生态。
- 最近发表
-
- “三支箭”发力 打通助企纾困“最后一公里”
- 三星Galaxy S23 Ultra外形披露:摄像头排列跟前代相似
-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发布中期业绩 归母净利润4.43亿元同比增长60.99%
- 官宣!“宁王”麒麟电池落地华为、吉利中高端车型!最高续航1000公里
- 《上海市住房租赁条例》出台:禁止“群租”,设专章规范保障房租赁
- 疫情防控不力!拉萨2家单位被通报批评,22名干部被追责问责
- 颠倒黑白!美报告再炮制涉疆谣言,专家:无疑是美国双标又一体现
- 中国中免港股打新“百发百中” 新股投资热情仍待唤醒
- 聚焦生态、航空摄影!轻量高性能镜头尼克尔 Z 800mm f/6.3 VR S评测
- 10月份登场!iPad 10外观出炉:苹果最后的实体Home键
- 随机阅读
-
- 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5030万吨 旺季收购进度已超八成
- 中国人寿上半年实现净投资收益970亿元 同比增8.1%
- “疯狂星期四”商标成热门 肯德基再申请被驳回
- 平安集团总经理兼联席CEO谢永林:有的放矢优化业务结构 开源节流确保银行业绩增长
- 美元强势周期已结束?空头头寸升至16个月新高
- 五年期以上LPR年内三降 房贷利率料仍有下行空间
- 以出生人口推算,全国迈入60岁的人口数去年不到1200万,今年超过2000万,退休人群规模有多大?
- 美国司法部或准备对苹果公司提起反垄断诉讼
- 史上最贵世界杯拉开大幕,中国球迷都在买啥?
- 东方时尚十天内两收问询函 上半年净利同比下降80.32%
- 安井食品上半年业绩双增超三成 预制菜营收涨超180%成新增长点
- 戴尔第二财季营收264亿美元 净利润同比下降20%
- 痛心!河南安阳厂房火灾已造成38人死亡,犯罪嫌疑人已被控制
- 北马其顿宣布9月实施全国电力供应危机状态
- 安能物流发布中期业绩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约6.58亿元同比增加118%
- 全市场仅4只:同一基金经理管理,连续10年取得正收益固收+
- 突然飙升!最后15分钟发生了什么?刚刚,A股又迎来历史性时刻
- 开盘: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指涨0.13% 周期股跌幅居前
- 意大利媒体发“俄罗斯女间谍”报道,俄使馆用一张漫画回应
- 扎克伯格回应“长得像机器人”:国会听证会不人性导致表情管理失控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