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何为碳普惠?它的体系如何搭建?

(三)激励方式

碳普惠机制通过数据采集,何为惠的何搭记录并量化公众日常生活中节能低碳行为的碳普体系减碳量,并将减碳量按照一定比例换算成“碳币”发放到相应公众账户中,何为惠的何搭利用碳币的碳普体系金融属性在全社会系统内进行流通,从而获取商业激励、何为惠的何搭政策激励及交易激励。碳普体系

1.商业激励:碳普惠商业激励是何为惠的何搭指碳币可用于兑换企业所提供的折扣及增值服务,如餐饮、碳普体系娱乐的何为惠的何搭优惠折扣,酒店的碳普体系延迟退房,航空里程,何为惠的何搭超市赠品等,碳普体系让公众通过日常消费中的何为惠的何搭优惠感受到低碳所带来的直接经济价值,增强公众践行低碳的碳普体系自主性。

2.政策激励:推动节能降碳是何为惠的何搭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所谓政策激励是指将碳普惠制与节能减排相关政策制度结合,充分利用市场化的补充激励作用,发挥政策的最大功效,激励公众积极降碳。

3.交易激励:碳普惠交易激励是指将公众易精准计量的低碳行为所产生的减碳量进行核证并签发,签发的减碳量可用于抵消控排企业配额。

(四)量化方法

1.减碳量量化依据:现国际上尚未有针对个人低碳行为减碳量量化的方法学公布,碳普惠低碳行为减碳量的量化及量化方法学的编制主要依据以下权威标准及文件:

ISO 14064:2018组织层面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和报告的规范及指南;

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CCER)方法学;

统计年鉴;

各行业能效标准、设计标准等。

当上述标准和文件被修订时,使用其最新版本。

2.减碳量量化原则:

(1)相关性:选择适当的碳源、碳汇、碳库、数据和方法,以适应核算低碳行为减碳量的需求。

(2)完整性:综合考虑行为所有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和清除过程。

(3)准确性:对低碳行为减碳量进行准确的计算,尽可能减少偏差和不确定性。

(4)透明性:有明确的、可核查的数据收集方法和计算过程,对计算方法及数据来源给出说明。

三、我国碳普惠的发展进程

2016年,广东省成为全国首个碳普惠试点。在《广东省碳普惠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将广州、东莞、中山、惠州、韶关、河源等6个城市列为首批试点。2019年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碳普惠也是其中重要一环,报告指出要推广碳普惠制试点经验,推动粤港澳碳标签互认机制研究与应用示范。广州市作为省碳普惠制试点城市和全国中心城市,打造了全国第一个碳普惠平台。

2017年3月15日,洛阳市和致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联合河南碳汇实业有限公司将其所属2000亩碳汇林2016年度产生的2053吨碳汇,捐献给碳普惠(河南)运营中心,标记着全国首例碳普惠公益林业碳汇项目正式启动运行。

2017年4月17日,广东省发改委发布《关于碳普惠制核证减排量管理的暂行办法》,正式将PHCER(碳普惠核证自愿减排量)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补充机制。

2017年6月8日,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举行了广东省省级碳普惠制核证减排量(PHCER)首次竞价活动。

2021年6月底,全国首个以数字人民币结算的碳普惠平台上线。青岛市作为全国低碳试点城市和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青碳行”APP作为全国首个以数字人民币结算的碳普惠平台,创新性地以市场化方式引导居民主动节能减排。

2021年7月10日,苏州市作为工业城市和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成为全国首个建立碳账本的城市,苏州高新区设立了绿普惠碳中和促进中心。该中心计划,公民的每次绿色行为,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被可记录、可累计成碳减排量,形成“碳账本”。分别从政府、企业、个人的角度累计减排量,便形成了苏州市政府碳账本、企业碳账本和个人碳账本。个人碳账本作为未来个人的绿色资产,还可获得公益、政策等方面的激励,使公众自主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碳账本”的创立或将成为以后个人、公司贷款的重要参考。

(环境生态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