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
原标题 教育部: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6月17日下午3时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介绍大学生就业和返乡工作有关情况。准任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表示,何方合同就业统计是式强做好就业工作的基础,特别是迫毕就业数据的真实准确,是业生业协议和就业统计工作的底线。为了更好地做好就业统计工作,签订教育部今年专门召开了会议,劳动进一步严明就业统计的教育纪律要求,严格执行“四不准”“三不得”。准任“四不准”就是何方合同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式强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迫毕不得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业生业协议和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签订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三不得”就是,不得不切实际向高校和学院提去向落实率具体指标,不得层层加码向辅导员摊派就业任务,不得将单一的去向落实率指标与就业工作人员或者辅导员的绩效考核、评优等挂钩。这些要求教育部又进一步作了强调,也在就业工作会议上作了部署。
同时,为了做好就业统计工作,教育部进一步完善了就业统计的制度办法:一是建立毕业生监督反馈机制。教育部向已经落实毕业去向的学生通过手机短信或者微信发送信息,提醒毕业生登录“24365就业平台”,及时核对本人就业数据,与实际不符的可直接举报。同时,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部门已经全部开通举报电话和邮箱,接受毕业生就业问题线索的举报,强化社会监督。二是建立用人单位数据比对核实机制。就是针对毕业生去的用人单位,教育部通过国家政务接口等权威途径,对高校报送的签约用人单位进行核实比对,对存在问题的用人单位数据反馈给各地重新核实、填报。三是建立及时核查处理机制。教育部及各地教育部门定期组织开展就业统计数据核查,对毕业生反映的问题线索进行逐一核验。对举报或核查发现存在问题的高校和有关个人,坚决做到查实一起、处理一起。四是开展第三方调查。前两年教育部委托国家统计局对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情况进行抽样调查,今年教育部将继续和国家统计局合作,对今年的就业数据进行抽样调查,与全国的统计数据进行核验比对。
(总台央视记者 史迎春 梁佳惠)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400家!深圳A股上市公司群星闪耀,产业升级呼唤创新资本新生态!
- 广东文化长城集团市值近17亿却欠薪78万,潮州人社局要求其限期支付
- 判断恒瑞医药基本面拐点的三个标志
- 外盘头条:美联储料将围绕加息100基点展开激烈讨论 金价跌至逾两年新低 前IMF首席称美国正处于生产力衰退期
- 以服务升级撬动外贸潜能:浙江“国贸通”线上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整合打通优质资源,发挥深度供应链优势
- 国有大行存款利率下调 储户存款意愿降低转向保险产品
- 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外华商抢抓绿色经济机遇
- A股五大险企前8个月合计保费同比增4% 财险业务增速领先
- 青藏集团公司畅通运输通道 全力保供冬季电煤运输
- 德国发布一款数字工具,用于未来在危机中分配天然气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