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头版评论:汇率波动不改外资增持中国资产趋势
阎 岳
9月7日,证券增持中国资产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9160元,日报较上一交易日调降64个基点。头版受外汇市场及其他因素影响,评论外资出现结构性减持部分中国资产的汇率案例。但公开数据显示外资对中国资产增持仍是波动不改主流。
港交所9月6日的外资股权披露资料显示,摩根大通于9月1日增持小鹏汽车约4.23亿港元,趋势持仓比例由4.66%增至5.12%。证券增持中国资产此外,日报从摩根大通、头版贝莱德、评论安本等外资机构最近公布的汇率7月份持仓情况看,其旗下基金分别增仓了、波动不改和等个股。外资
多家外资机构近期也频频表态称,短期汇率波动影响有限,继续看好中国股市和债市的投资机会。今年前8个月,外资通过沪深股通净流入A股逾600亿元。
从更深层次来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虽然有所贬值,但幅度远低于其他货币。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常态的形成,为中国资产“越来越香”提供了支撑。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9月2日三大货币篮子指数(仅公布周数据、月数据)均在100以上,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上涨0.1至102.02,BIS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涨0.13至107.4,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跌0.24至100.13。
与美元升值幅度和其他主要经济体货币贬值幅度相比,人民币汇率整体仍保持稳定,且央行维稳汇市的可用工具还是比较丰富的。比如,央行今年已经在中国香港成功发行了五次人民币央票,最近一次发行是在8月22日LPR利率下调当日。央行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央票被认为是稳汇率预期的举措之一。再如,9月5日,央行宣布将于本月15日起实施年内第二次外汇“降准”,幅度为2个百分点,以提升金融机构外汇资金流动性。
央行在港发行人民币央票,受到了多个国家和地区机构投资者和国际金融组织的积极认购,投标总量往往数倍于发行量。这显示出中国资产对境外投资者的强大吸引力,以及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我国外汇市场具有很强的韧性,有基础有条件保持平稳运行。同时,国内经济持续恢复、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这些因素让中国资产的保值增值功能得到了强化,外资不会对此视而不见。
相关文章:
- 陈兵:反垄断民事诉讼司法解释征求意见,亮点有这些
- 北京通州:针对城市副中心重点工程多的特点 加大工地疫情防控日常检查
- 国家药监局通报45批次化妆品不合规:31批次为染发产品
- 华尔街投行裁员潮起:IPO与融资服务不景气“酿苦果” 创建ESG基金成新出路
- 北京打出助企纾困“组合拳”,全市新增退税减税缓税超千亿元
- 蓝皮书称在华日资企业扩大在华事业规模的意愿有所增强
- 欧洲能源危机美国获暴利!美媒:一艘赴欧洲的LNG船能赚超1亿美元
- 美联储官员再次强调升息必要性 纽约联储行长透露利率将超3.5%
- 被查2周年,逆风翻盘打造千亿光伏帝国!70岁“不倒翁”靳保芳与债务赛跑
- 财政部等发布第三批适用增值税政策的抗癌药品和罕见病药品清单 自2022年12月1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