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客门店曝食安问题,餐厅后厨何时能经得起“卧底”考验?
原标题 必胜客门店曝食安问题,卧底餐厅后厨何时能经得起“卧底”考验?必胜
胡欣红/工人日报
据媒体报道,近日,客门考验记者在北京卧底两家必胜客餐厅发现,店曝得起其后厨存在多种食品安全问题:食材不按时废弃;将过期食材“化整为零”售卖;烹炸用油长期不更换,食安相关指标超标近一倍……目前,问题其母公司百胜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餐厅已对涉事两家餐厅闭店调查。后厨何
知名餐饮企业本应带头遵守法律法规,卧底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必胜产品和服务,结果其后厨里竟然藏着这么多见不得光的客门考验事情。
过期食材不“过期”,店曝得起并非个例。食安很多网友表示,问题餐饮店大多存在类似问题。餐厅比如,去年有媒体记者卧底大润发超市济南某分店,发现店员每天上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处理隔夜肉,不新鲜的肉特价卖,产生酸臭黏液的肉冲洗后再卖,发臭变质的绞成肉馅儿或灌成香肠……
2015年开始实施的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被称为“史上最严”。之后,相关部门又积极推动食品造假行为入刑。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又提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
然而,高压态势下,涉及食品安全领域的案件仍不在少数,这暴露了当前食品安全保障制度的薄弱点:一是监管部门的查处效率有待提高;二是对查出问题的商家惩戒力度不足。有企业信息查询平台上的资料显示,上述新闻中涉及的一家餐厅今年3月便因操作间食品原料超过保质期,被有关部门没收违法所得337.01元,罚款5万元。可见,其并未认真整改,这与违法成本较低有很大关系。此外,出于追求利润和控制损耗成本,一些门店管理人员往往选择铤而走险。
节约成本无可厚非,问题是不能把过期食品的隐患和危害转嫁给消费者。守护“舌尖上的安全”,亟待法律发力。今年4月,成都高新法院公开审理一起火锅店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付某某因授意店内两名员工将顾客食用后的废油回收加工制成“老油”,再将“老油”添加到新锅底中对外销售,被当地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最终,付某某被判10倍罚款1376万元,并获刑10年。对该判例,网友们拍手称快,这对商家来说显然会起到极大的震慑作用。
打造一个品牌、赢得良好口碑,需要长时间的积淀和坚守,但毁掉一个品牌也许一次“危机”就够了。对此,涉事商家自然要彻底反思、整改,其他商家也要引以为戒。
合力守护餐桌安全、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依然任重道远。
相关文章:
- 博时宏观观点:近期债市短端调整到位,长端上行空间有限
- 尚德机构2022Q3盈利1.68亿元:聚焦教学教研,坚持降本增效
- ST冠福(冠福股份)股票索赔案终审胜诉,律师提示最新索赔条件
-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委原常委、统战部长泽仁俊美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 2022年我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预计达2693亿元 产品品质问题系当下痛点
- 险企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规定出炉!需符合7项条件,可提供年金保险、两全保险等产品
- 安阳火灾38人死亡,逃生女工讲述:剪断铁丝跳墙逃生
- 快手高管解读2022年Q3财报:开放外链短期对整体GMV大盘贡献非常有限
- 买房门槛降至历史低位 入市迎来“窗口期”
- 每日互动方毅任浙江省工商联数字经济工作委员会主任 服务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