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档票房骤减86% 不足五成影院开业上演“绝地求生”
炒股就看,绝地求生权威,清明专业,档票及时,房骤全面,足成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影院
本报记者 谢若琳
这是开业近十年来最冷清的清明档。灯塔数据显示,上演截至4月5日17时,绝地求生今年清明档(4月3日至4月5日)票房收入1.12亿元,清明若不含服务费累计票房收入仅1亿元。档票而十年前(2012年),房骤清明档票房收入就达到1.45亿元(不含服务费)。足成
聚影汇CEO朱玉卿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影院今年清明节档票房惨淡是开业多重因素导致的,直接原因是疫情造成的“片荒+影院大规模停业”,间接原因是春节档高票价伤害了部分影迷的心,根本原因是供应的影片缺乏足够吸引力,类型不够丰富,让Z世代(95后)观众对影院观影失去了热情和动力。
“每天都在赔钱,”一位北京地区的影院经理告诉记者,此前已经预料到清明档的冷清,但经历时才觉得日子难过,平均上座率4%,十几个影厅一天接待500多人,有时候一场就两三位观众。
三部进口片苦撑档期
清明档是衔接春节档与五一档的重要档期,去年清明档上映电影11部,总票房收入达到8.22亿元,其中《我的姐姐》、《哥斯拉大战金刚》成为小爆款,这也让业内对这一档期充满期待。
但疫情反复的背景下,今年清明档预期转冷。3月25日,原定于清明上映的4部国产电影《人生大事》、《神探大战》、《你是我的春天》《一周的朋友》同时宣布撤档,直接导致档期片荒。
三部进口片苦撑档期。灯塔数据显示,截至4月5日17时,清明档期票房收入1.12亿元,同比减少86%。票房排名前三的电影分别为《精灵旅社4》、3月25日上映的《月球陨落》及《密室逃生2》。
灯塔研究院行业分析师张荣棣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清明档受疫情影响较大,上映影片数量和票房体量都无法与过去几年相比,主要市场以进口片为主,其中《密室逃生2》的前作《密室逃生》在2019年上映,收获票房2.33亿元,有一定的观众基础。
“目前来看,五一档影片供给充足,已有10部电影定档,其中包括《保你平安》和《哥你好》等头部影片,想看热度分别有3.8万和3.4万,值得期待。”张荣棣表示。
近日,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疫情反复虽然对电影行业短期造成一定影响,但中国电影市场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院线并购提速
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超五成影院停业。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4月5日,全国营业影院总数为5568家,影院营业率仅为46.3%。
一位传媒行业券商分析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影院大规模停业的情况或将持续一段时间,“家底薄”的中小影院再次遭遇生存危机,行业洗牌是必然趋势,未来大型影投公司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
从财务层面来看,2021年院线类上市公司纷纷扭亏。Wind数据,按照行业分类,截至4月5日,有17家A股影视公司披露了业绩预告,其中6家续亏,9家扭亏,其中不乏院线企业。
例如,预计2021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00万元-1.3亿元,上年同期则亏损66.69亿元。
疫情影响下,万达电影也未停止扩张脚步。截至2020年底,万达电影在国内已开业影院为700家,而截至2021年底已开业影院增至790家。
万达电影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计划每年自建影院60家-70家,发展轻资产影院50家-100家,通过轻重并举的发展策略提高市场份额。
此外,扭亏的还有,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1366.75万元,上年同期亏损4.81亿元。
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横店影视表示,疫情加速了一些影投公司的退出,目前整个行业并购项目并不多。公司从几年前就开始搜寻一些并购目标,当时认为风险比较大,没有实际落地。疫情后行业参与者整体的心态更加平稳,包括对行业的判断以及对影院价值的评估,以更合理、更平稳的心态看待收购交易,下一步买卖双方可能更有达成的可能性。
(编辑 李波 乔川川)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银保监会法规部副主任杜墨: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修订将专门增加对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的监管措施
- 德邦股份:5577.61万股股份接受京东卓风要约 股票9月2日复牌
- 央行:8月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4000亿元 利率为2.75%较上月下降10BP
- 我国正式步入自主“探日”时代 深空探测越走越远
- 美债收益率曲线出现40年来最深倒挂 对标普500指数意味着什么?
- 中国银行业协会正式发布《2022年度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
- 上海大豫园片区建设拉开帷幕:串起外滩金融集聚带和淮海路、新天地
- 2022年服贸会探馆:为世界搭建共享服务贸易红利的平台
- 中方邀请古巴国家主席访华,外交部:此访将为中古关系注入新动力
- 惊动交易所!百亿私募珠海阿巴马资产狂买A股公司三雄极光,“越线”也不停手!3个多月买成第六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