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价高套盒贵“花样文具”为何走俏?
伴随着中小学开学,花样文具高价文具成了热议话题。高套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盒贵多个文具店内不乏高价商品,为何如48元的走俏自动铅笔、百元以上的花样文具文具套盒以及各种近300元的“开学礼包”等。对此,高套北京市消协也发文提醒广大家长及学生理性消费。盒贵
探访
不花百元走不出文具店
“一套办下来,为何没有100元都出不了门。走俏”开学前一天,花样文具在朝阳区某个小学附近的高套文具店里一位学生家长表示。北青报记者注意到,盒贵在这家路边小店中,为何有标价48元/支的走俏自动铅笔,24元/盒的铅笔芯,还有36元/支的水笔。此外,各种五颜六色的创意文具更能吸引小朋友们的关注。北青报记者走访多个校园附近的文具店发现,店铺中最“打眼”的就是各种文创联名款的笔。
这些产品有的以盲盒形式销售,有的则是整套售卖。它们大多是动漫或游戏的周边产品,折合单支售价在5到10元之间,一套的价格则为30元到60元不等。
在一些精品文具店,文具价格则更上一层楼。在位于通州某商场的一家日杂店中,一个文具套盒的售价为68元,少数IP款文具礼盒的单价则在百元以上。
线下文具贵,线上也不便宜。北青报记者检索发现,一些网店中标称为“开学大礼包”的商品大部分都在百元以上。而一些加入电动修铅笔器、电动清洁器、电动橡皮擦等产品的铅笔文具套装售价则接近300元。
追访
文具为何越卖越贵?
北青报记者探访还发现,平价的文具并非没有,而是很难在校园周边的文具店见到。一些文具店即使销售,也会将其放在不显眼处,需要顾客主动询问才能找到。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文具市场分为两大客群,一是办公市场,另外就是学生市场。“你会发现在办公区的文具店一般规模较小,也很容易找到平价文具,而在学校周边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即使站在门口都能看到店内五花八门的陈列非常吸引人。”分析人士介绍,借助学生的猎奇心理,不少文具企业纷纷推出了一些文创类的产品,这些文创类的商品非常受学生群体欢迎。
根据国内文具行业龙头企业——2022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中的数据,其书写工具的毛利率为39.79%,是该公司毛利率第二高的产品。有分析人士认为,一些诸如IP联名等文具产品比起同类产品来有更高的附加值和利润空间,也成了一些大品牌文具提升竞争力和利润的利器。而这部分商品依赖个人消费,因此要不断投入推陈出新,以吸引个人消费者尤其是学生群体的关注。这些都需要企业投入更大成本,成本增加了,价格自然就无法降下来。
提醒
家长学生都要理性消费
针对高价文具,北京市消协日前发布文具消费提示,提醒广大家长及学生理性消费,不要盲目攀比购买豪华、高价文具用品,把安全实用放到首位。北京市消协也呼吁有关文具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不人为制造各种奇特、花哨的营销噱头,不虚假夸大文具用品的使用功效,确保为消费者提供质量可靠、安全实用的文具用品,为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同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规范本市文具销售经营者价格行为的提醒告诫书。其中明确,文具销售经营者在销售文具过程中,应当依法标示商品的品名、价格和计价单位,做到真实准确、货签对位、标识醒目。经营者通过网络等方式销售商品的,应当通过网络页面,以文字、图像等方式进行明码标价。
文/本报记者 张鑫 统筹/余美英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合并德邦后,京东承诺缴齐员工五险一金
- 53岁中国工程院院士出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华工近三任校长皆院士
- 北京中关村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提供“拎包入住”实验室
- 又一大行半年报出炉!房地产贷款、资产质量……交行高管回应热点问题
- 模拟交易周榜第一名银河证券杨德祥:交易策略偏向于在明朗主线上寻找主力埋伏的个股
- 创业板指跌逾1%,北向资金逆市净买入超50亿元,如何把握A股投资机会?
- 鲍威尔鹰派表态:9月加息幅度取决于整体数据,加息至限制性水平后不急着降息
- 2020年以来中国各地发放价格临时补贴惠及困难民众5.3亿人次
- 北京房山区、门头沟区发布新增风险点位,新增风险区
- 民生银行上半年净利润246亿降逾7%,不良贷款率1.73%
- 佛山市消委会测评10款便携式充电枪,奥睿科CD16、科德森KA161G、中航光电CPA0-16-220-C1R-01等7样品未达
- 智评理财吸金榜||国有理财公司10月吸金榜出炉,固收+产品平均募集达25.17亿
- 10月份全球XR产业共13亿元投资,罗永浩独占4亿?
- 哈苏中画幅相机或将加入2022年机身大乱斗
- 截至二季度末中国保险业投资沪深300成份股约7900亿元
- 投融资市场入场券“一票难求”,如何挖掘生物医药优质初创企业?
- 宣昌能:建立资本约束机制是促进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中之重
- 利率飙升之际,PIMCO等资管公司抄底美国抵押贷款债券
- 距续展不足两月 百联优力添6500万元罚单 顺利续展“迎考”
- 克明食品:不排除再次提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