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进一步提升重大基础设施的韧性已成为现实需求
□记者 李荣 上海报道 11月19日在沪召开的专家重重大基础设施韧性国际工程科技战略高端论坛上,业内专家认为,进步基础进一步提升重大基础设施的提升韧性,已成为现实需求。设施 中国工程院三局局长高战军等专家说,性已现实需求基础设施是专家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进步基础国内各地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提升交通、设施能源、性已现实需求水利等基础设施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专家重有力保障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基础面对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新要求,提升“韧性建设”应运而生,设施成为21世纪城市化进程的性已现实需求关键词。因此,应围绕“重大基础设施韧性”开展研究,全面认识和解决该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提升重大基础设施韧性水平,最大限度减轻灾害风险,助力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发展。 国际工程科技战略高端论坛是中国工程院打造的知名学术活动品牌。论坛围绕工程科技领域重大方向性、前沿性问题开展研讨交流,发挥学术引领、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此次论坛聚焦了韧性城市的关键科学问题和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围绕城市韧性基础理论、交通系统与生命线基础设施韧性、地下空间韧性、大跨/高层结构韧性4个专题,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搭建了高水平、高层次的交流平台。 来自同济大学等高校和机构的研究人员认为,重大基础设施的设施网络,设施质量,服务能力都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体系的整体效能。过去几十年,特别是新时代的10年,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机场、港口、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 进入新时期,基础设施建设从规划、设计、建造、运维等,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提升重大基础设施的韧性,筑牢安全屏障,谋求更高质量的发展,都成为现实需求。 近年来,同济大学瞄准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发展需求,紧盯制约国家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科学难题,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同时,汇集各类创新资源,发挥学科群的优势,培育组建了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上海数字城市研究院,同济WCTRS国际交通研究中心,地震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一批学科创新基地。通过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强化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应用研究,全力服务我国新基建发展和韧性工程科技的体系建设。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英国住宅抵押贷款产品逐步回归 房地产市场复苏?
- 浦发银行去年营收净利双降 西部地区亏损198.46亿、不良贷款核销811.02亿创新高
- 136号段手机用户反映收到“奇怪数字短信”,联通客服回应:暂未有类似反馈
- 恒指跌幅扩大至1%,恒隆地产跌近5%领跌蓝筹
- 11月21日保险日报:首批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机构公布!惠民保再掀参保热潮,增额终身寿险何去何从?
- 一系列利好政策“在路上” 基金机构认为反弹动能不断积蓄
- 德国总理首访亚洲只去一个国家
- 欧盟官员:波保两国被“断气”将刺激欧盟减少对俄能源依赖
- 美媒:庆祝感恩节,拜登赦免火鸡“巧克力”和“豆”
- 青岛72个历史城区保护更新项目集中开工,激发文化遗产创新活力
- 华为折叠旗舰Mate Xs 2维修价格出炉:换屏要5089元
- 最强屏下旗舰!中兴Axon 40 Ultra来了:自研前摄算法加持
- 张红宇创新新型营销方式,展现卓越领导能力
- 孚能科技一季度再亏2亿元,已连续九个季度亏损
- 【育儿问答】1岁多的宝宝每天吃多少辅食?
- “手套茅”暴雷:英科医疗一季度利润锐减98%%
- 重庆农商行被罚1285万元:掩盖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指标虚假
- 沈阳一次性发放总额1亿元的汽车消费补贴
- 关于汇丰分拆 大股东有回应了
- 材料价格暴涨侵蚀利润空间 宁德时代凭什么获得长期成功?
- 搜索
-